第173章,我要好好活着(第三更)_从高考开始的激情岁月
笔趣阁 > 从高考开始的激情岁月 > 第173章,我要好好活着(第三更)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73章,我要好好活着(第三更)

  第173章,我要好好活着(第三更)

  一九五九年五月上旬,振华研究所。

  此时已经到了下班时间,陈国华站在办公室窗前,看着不远处,一个个排队离开研究所的职员,目光若有所思。

  林志武居然没有跟郑桂萍一前一后地离开了。

  之前几天,可是一前一后离开的,而且在实验室内,偶尔也是有说有笑的。

  难道是因为今天发生了这样的事儿,所以才会这样的?

  出过陈秋凤和潘天成的事儿,陈国华也不由怀疑起郑桂萍的动机了。

  大脑的记忆,开始跟电影倒放一样,把关于林志武和郑桂萍的画面,全都调集了出来。

  从二月初,也就是春节后,振华研究所成立开始,到现在这一刻。

  一开始,林志武是舔狗,郑桂萍对他爱答不理。

  紧接着是三月份,林志武突然改变,专注于科研,之后很快被陈国华提拔为副组长。

  四月下旬,两人的关系又从之前的完全陌生人关系,变成了有问候,接着有说有笑等关系。

  “这里面,绝对有问题!”陈国华神色凝重了不少。

  尽管郑桂萍是在林志武成为副组长之后的大半个月后,才开始恢复关系的。

  但陈国华依然察觉到了不对劲。

  “假设郑桂萍需要窃取的资料是一微米晶体管全套技术,那么必定会有一个任务时间.”

  从他之前给邱宗岳提议,一百微米、五十微米等晶体管产品的定价等问题,他就是跟时间赛跑一样。

  因此,郑桂萍想要获取到一微米晶体管技术资料,肯定是必须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否则的话,一旦华润公司那边都已经开始售卖一微米晶体管,那么窃取的技术资料,就没有意义了。

  既然如此,也就是可以解释了郑桂萍之前的行动,以及今天林志武所说的技术资料丢失到复原的事件了。

  串联起来之后,陈国华对郑桂萍这个人,来了兴致。

  “麻烦把马科长和殷连长喊过来”

  门口的门卫很快就把马明伟和殷孟伦两人给喊了过来。

  陈国华见到他们之后,当即便把自己知道的一切和想法告知了两人。

  马明伟两人听完之后,人都麻了。

  人的大脑,还能够有这么强大的功能的吗?

  准确来说,陈国华的大脑怎么会有如此好的记忆力?

  春节后的那些事儿,距离现在已经过去三个月了。

  可陈国华不仅记得非常清晰,并且还只是跟他自己没有关系的记忆,而仅仅只是他自己看到过的事儿。

  好家伙!

  马明伟和殷孟伦两人真的被震惊到了,心中也有些发毛。

  “陈主任,您不会还记得我当初跟您见面第一天说过的什么话吧?”

  霎时间,马明伟提出了一个问题,陈国华呵呵笑着说道:

  “我自然是记得,但你应该记不住了”

  后者没有去证明什么,也没有那个必要。

  他之所以现在喊马明伟两人过来,只是希望他们可以尽快抓住研究所内的老鼠罢了。

  “你们手底下应该有追踪和反追踪技术很强的战士吧?能不能够做到在不影响研究员正常研究工作的前提下侦破这个案件?”

  尽管陈国华那强大的记忆力告诉自己,郑桂萍这个人绝对是可疑的。

  但在没有拿到有力的证据之前,陈国华都不希望影响到对方。

  一来是怕打草惊蛇,二来的话,如果郑桂萍真的是老鼠,那么陈国华希望马明伟和殷孟伦两人可以将她背后的一切连根拔起。

  不管是对于振华研究所来说,还是陈国华个人而言,断掉老鼠窝,绝对是最理想的事儿。

  三来,陈国华自己淋过雨,当然不希望别人也淋雨。

  特别是发生在自己的研究所里面,他更希望是暗中调查,然后拿到证据,直接收网。

  听到陈国华的话,马明伟和殷孟伦两人顿时有些迟疑了。

  因为根据陈国华的陈述,这个叫郑桂萍的研究员,绝对是一只狡猾的老鼠。

  藏得很深。

  虽说陈国华那强大的记忆力,让他们两人震惊,也觉得差不多可以当成证据了,但这毕竟不是证据啊。

  见他们迟疑,陈国华心中顿时有了答案,沉吟道:

  “既然这样,那么马科长,殷连长,你们二人先不要轻举妄动,我去跟有关部门的童处长聊一聊.”

  “到时候伱们在进行整个研究所的排查工作时,配合一下有关部门就可以了.”

  “好了,今天先这样吧,辛苦二位了。”

  结束跟他们两人的谈话之后,陈国华便起身出门去了。

  北大东门,接上于沫离之后,陈国华便对她说道:

  “等下我先送你回去,我一会儿还要去办点事儿。”

  “要很长时间吗?要不我在车上等你?”

  于沫离眨了眨眼眼睛,带着关心地说道。

  牵着她的小手,在她俏脸微红的嗔怪表情中,陈国华摇摇头道:

  “我也不确定需要多长时间,所以先送你回去再说”

  “哦,那好吧,你好好工作吧,不用担心我和孩子的.”

  她的肚子越来越大,让她身上的母性光辉也越来越盛,当然脾性也越来越温柔了。

  陈国华点点头,送她回家之后,便吩咐闫守春驱车前往有关部门。

  办公室内,陈国华很快见到了童敬之。

  后者对于陈国华的到来,有点惊讶,也有点郁闷。

  这个小家伙,仗着自己有点科研成果,仗着伍先生的支持,最近是有点飘了啊。

  不管怎么说,他童敬之都是副处长啊。

  要论功劳的话,十个陈国华绑一起都抵不过童敬之。

  毕竟他童敬之可是从尸山血海里走过来的,大大小小的战役不知道参加了多少,杀人绝对过万了。

  尽管在建国之后,他就没有杀那么多人了,但功劳也同样立了不少,杀了很多特务。

  只不过,现在是和平年代,国家的重心是在建设上面。

  所以科研工作者的地位,绝对是非常高的。

  之前那一次,陈国华让他一个副处长亲自下命令抓陈秋凤,童敬之没当一回事儿。

  可他不当一回事儿,陈国华也不能不懂事吧?

  现在,又来,真以为他童敬之是软蛋吗?

  招惹了他一次,便也罢了,呵呵,还想来第二次?

  不过童敬之也不是一般人,城府很深,所以见面之后,也只是不动声色地客套。

  然而,陈国华也没有跟对方客套的意思,进门之后,便开门见山了。

  “童处长,好久不见,我今天来找您,是因为我们振华研究所,今天又出了点事儿,需要处长您的帮忙.”

  嘴上说着尊敬的话,可是语气、姿态什么的,却不太像。

  “大家都知道童处长您是一个大公无私、极为痛恨特务的人,而您也知道我们振华研究所的科研项目,都是国家尖端项目”

  “是这样的,今天我们研究所内发生了”

  陈国华一开口,就直接用大义先把童敬之给架了起来。

  意思也很明白:你童敬之不是很喜欢搞特务么?来来来,今天又有特务了,赶紧去抓吧!

  同时,他亲自过来,也是表明陈国华他自己的态度:别踏马一天到晚就想着什么DNA亲子鉴定技术了,劳资不是特务!

  过去的几个月里,陈国华也偶尔听说了一件事,那便是医药技术研究所的年桂圆教授,依然没有放弃DNA亲子鉴定技术的研发工作。

  更准确来说,是童敬之在背后支持和跟进。

  所以,童敬之这个人,压根儿就没有放下对陈国华的怀疑。

  之前一月份的时候,之所以不得不跟陈国华道歉,可不是童敬之想清楚或者是找到了证据。

  而是迫于上面的压力,不得不屈服罢了。

  但几个月过去了,童敬之还是在关注、跟进DNA亲子鉴定技术,只能说他已经魔怔了吧。

  无可救药!

  童敬之听完陈国华的话之后,表情没有什么变化,但内心却微微有些怒气了。

  好家伙,还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

  他这儿可是有关部门,居然敢这么跟他说话?

  “所以你想让我帮你们研究所抓住那些老鼠?”

  陈国华闻言,点点头:

  “对啊,马明伟科长他们都只是大头兵,让他们负责简单的安保工作,那绝对没有问题”

  “但如果是抓老鼠的话,我还是比较信任你们有关部门的.”

  “我这个人做事的原则之一,那就是专业的事儿,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有关部门的威名,整个京城,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所以,我希望童处长肯定可以抓到这只藏在我们研究所的老鼠,免得我们自己的技术外流.”

  童敬之微微咧嘴一笑,道:

  “哦,你刚才不是已经说过了吗,你的大脑记忆那么强,也已经判断出这个郑桂萍有嫌疑,为什么不直接拿下来审问呢?”

  踏马的,这就是有关部门的办事风格?

  陈国华心中十分生气,表面上却惊讶道:

  “原来只需要怀疑一个人,就可以去抓人了?童处长,这就是你们有关部门的办事方法么?那我真是大开眼界了.”

  嘲讽的语气,不要太清楚。

  对此,童敬之当然听出来了。

  “你说的话,不就是证据嘛,人证.”

  听到童敬之的话,陈国华笑容一收,反问道:

  “童处长,如果我是撒谎的呢?这样也能当成证据吗?”

  人证物证俱在,这才是铁证如山。

  而陈国华只是说了他的大概猜想,他也不是亲眼目睹,就这也能够算证据的话,那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了。

  按理说,童敬之这样的一位领导,不可能把不知道这些最基本的道理。

  那么对方这么说,大概率是在挑拨是非。

  或者更准确来说,是想扰乱他陈国华的思维了。

  想通这一点之后,陈国华暗自庆幸自己刚才没有轻易动怒,否则的话,还真有可能被对方抓住把柄。

  “童处长,事情就是这么一个事情,这只老鼠您要是感兴趣,那就去抓,如果不感兴趣,或者抓不到的话,那么到时候我们振华研究所丢失了什么技术的话,我会如实跟我领导和伍先生反馈这件事的”

  顿了顿,陈国华咧嘴一笑,微微歉意地说道:

  “不好意思,那就打扰童处长了,再见。”

  说罢,他便转身离开了。

  童敬之看着对方的背影,第一次想要给这位年轻人一个教训。

  一个毛头小子,居然敢对他用激将法、言语威胁了,呵!

  冷笑一下,童敬之有把所有的怒气都给平息了。

  虽说陈国华这个人很可恶,但人家毕竟实实在在地做了很多事儿。

  大家都是聪明人,从有交集的那一刻开始,双方之间的梁子便已经结下来了。

  “或许我一直坚持的‘宁杀错不放过’这个原则,是错误的”

  豁然间,童敬之感慨了一下。

  如果不是这个原则,那么他对待陈国华这件事上面,就不会单凭一封举报信,然后去深入调查。

  调查却又没有拿出什么实质性的证据,能够钉死陈国华。

  唉!

  很快,他又想到了年桂圆,再次叹了一口气。

  “如果年桂圆教授拥有陈国华的大脑,或许早就研制出了DNA亲子鉴定技术吧?”

  “不对,陈国华现在也在搞科研,前段时间还听说他拿出来了离子源,推动了蘑菇蛋这个科研项目的进度”

  “或许陈国华可以从侧面帮助到医药技术研究所”

  “我得去跟年教授聊一聊这件事”

  想到这里,童敬之都不由佩服自己了,看来破局之法,还得是陈国华自己啊。

  到时候陈国华亲自帮助到年桂圆这边,推动DNA亲子鉴定技术的发展。

  特别是研制出DNA亲子鉴定技术之后,陈国华自己也知道这件事,估计到时候他的表情会非常丰富多彩吧?

  哈哈哈哈!

  童敬之越是这么想,越是觉得此事大有可为,也就更加兴奋了。

  毕竟众所周知的一件事,那就是陈国华这个人的科研创新能力非常强。

  并且从今天的接触中,童敬之也再次感受到了陈国华那恐怖的大脑记忆力。

  人的大脑,居然可以记得住几个月之前的细节,而且还是跟陈国华关系不大的细节。

  要知道,很多人对前一天发生的事儿,也只是记得个大概。

  见过什么人,哪里还记得住啊?

  可陈国华不仅记得住,还能记得十分清楚,确认当时他所看到的所有细节。

  就好像几个月前,陈国华看到的一个画面,他能实实在在地记清楚记全这个画面的所有细节一样。

  恐怖如斯!

  因此,童敬之很确认,陈国华绝对有可能帮助推动DNA亲子鉴定技术的发展。

  “那我得好好活着,不能够那么快死掉了,我得亲眼见证这一刻才行.”

  陈国华此时并不知道童敬之的想法,如果知道的话,最多只会吐槽一句:等你丫能活到八十年代再说吧。

  当然,也不一定!

  毕竟这个时空,有了他陈国华,科研实力说不定会快一点。

  或许也真的跟童敬之所想那样,DNA亲子鉴定技术,由年桂圆这边提前给攻克了,也难说。

  当天晚上,吃过晚饭的陈国华,又提着水果、糕点等礼物出门了。

  周晓芳还在住院呢,虽说对方不是振华研究所的研究员,但毕竟是在振华研究所这边出的事儿。

  因此,不管怎么说,于情于理,陈国华都应该去看望一下对方。

  协和医院这边,陈国华见着了周晓芳。

  后者目前的情况不是特别好,皮肤出现了小面积的二级伤残。

  按照医生的说法,你捷爱士深二度烫伤那种程度,伤及真皮乳头层以下,修复时间长并且难度大。

  最重要的是遗留瘢痕增生!

  这个时代,目前可没有太好的临床外科医术,只能依靠药物进行简单治疗了。

  更多还是靠周晓芳自身的免疫力和上皮增殖来恢复了。

  听医生的意思,那就是最少需要休息一两个月了。

  这种情况下,对于周晓芳来说,绝对是一个非常严重的打击了。

  陈国华目前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能够说几句没有营养的话,安慰对方了。

  除此之外,只能够在食物、金钱等层面给予对方帮助了。

  至于说医疗费用这些,那倒是不需要陈国华操心,因为周晓芳本身就有医疗证,看病那是不需要花钱的。

  从医院出来之后,陈国华感慨了一下,往后还得注意一下实验室的安全。

  “明天之后,再把实验室的安全准则这些条例给规范一下,必须要特别印刷张贴在实验室的墙壁上才行.”

  想到这里,陈国华顿时感觉自己接下来的工作,只会愈发繁重。

  真是一个多事之秋啊!

  转过天,陈国华回到振华研究所之后,先处理了一下日常工作,接着这才开始着手两个工作。

  一个是实验室的规章制度,二个则是订购化学实验室防护服。

  化学实验室防护服是好东西,比如聚酯纤维制成的防护服,其功效就非常好。

  但是这玩意儿也只是在北美那边有生产,内地现如今还没有呢。

  原时空的历史上,是七十年代左右才开始生产的。

  “得,还得去找领导审批此事才行。”

  查找了一下资料之后,陈国华就知道,如果振华研究所想要订购大量的化学实验室防护服的话,那么就必须找上面领导审批。

  否则的话,现在的内地,可没有那么多的工厂来搞这样的生产。

  部队那边可能会有防辐射这样的防护服,但这个跟普通的化学实验室防护服是两码事啊。

  众所周知,防护服这东西有很多不同的款式,使用不同的材料物质制成,用以应对不同的场景。

  比如说阻燃实验服,这东西就是由阻燃棉或者阻燃纤维制成,适用于与易燃材料接触的试验环境。

  还有一次性实验服,通常有聚丙烯、聚乙烯等多种材料制成,用于制药、工业环境当中,保护工作人员免受固体物质和光飞溅的伤害。

  然而,一次性实验服的穿着时间是不适宜超过八个小时的。

  如此一来,使用这样的实验服,绝对会增加单位的成本。

  文津街,陈国华主动登门,找到了邱宗岳。

  后者听到了他的汇报,也看到了他的计划书,不由惊讶地看向他,道:

  “你应该很清楚,这样一来,你们研究所的成本就会增加最少一两成,以你这个财迷的属性,你会舍得?”

  陈国华闻言,顿时如同被踩着尾巴的猫咪,炸毛了起来。

  “领导,您别冤枉我好不好?我可不是财迷,而且我这个人很大方的好不好?”

  “大方?”邱宗岳冷笑一声:

  “有了科研成果,就只奖励大家五块肉的人,你管这个叫大方?”

  听到这句话,陈国华顿时狡辩了起来:

  “领导,我们研究所当时也只剩下四头大肥猪了,而且我那个时候,还不知道您会不会奖励我们大肥猪呢”

  “要不是我知道我们国家现在困难的话,您看看我会不会天天让他们吃大餐?”

  “我们研究所的工资有多高,您也知道,就这您还说我小气?这话说不过去啊!”

  邱宗岳顿时笑了,这臭小子,他就说了一句,结果陈国华这小子怼了他好几句。

  当即他便挥手道:

  “行了行了,我知道你大方,行了吧?”

  “本来就是!”

  听到陈国华的小声嘀咕,邱宗岳顿时气笑了:

  “你还没完没了了是吧?要不要审批?”

  “要要要,领导您快点签字吧,我好安排兄弟单位帮忙生产”

  “不用你来处理这些小事儿了,我叫人帮你吧。”

  拒绝了陈国华的提议,邱宗岳旋即跳过这个话题,然后询问起了最近的事儿。

  关于昨天的事儿,邱宗岳当然知道,但抓老鼠这件事,急不得。

  因此,眼前最关键的还是搞科研。

  陈国华当即表示没有什么大问题,他肯定会跟进好,不会耽误事儿。

  跟领导聊了大半个小时,陈国华便回了振华研究所。

  接下来的几天,研究所都还算风平浪静。

  郑桂萍这个人,不出意外的话,果然没有意外。

  她真的藏得很深,完全没有在她居住的地方,找到任何有用的线索。

  什么电台机器、秘密工具、枪支弹药等等,都没有。

  似乎,居住的场所,就只是一个居住的场所罢了。

  并且她还伪装得挺像一个普通研究员的样子,把家里布置得十分温馨有爱。

  按照童敬之派过去的小队长安国昌所猜测,郑桂萍应该是有自己的安全屋的人。

  所以郑桂萍这个人绝对算得上一条小鱼,甚至是大鱼也不一定。

  即便藏得深,可安国昌却更加兴奋了。

  陈国华从马明伟和殷孟伦他们口中知道了安国昌的结论,也没有说什么。

  那就让后者去折腾呗,反正抓老鼠这件事,他们绝对是专业的。

  时间一闪即逝,这一天,陈国华来到北大上课。

  今天上午第一和第二节课,都是他高级程序语言的课程。

  只不过,课程名字是这个,但讲课的内容,却不是这些。

  程序语言这门课对于现在的北大来说,还有点远,也用不上。

  毕竟到了现在,北大都还没一台计算机。

  徐献瑜倒是已经跟教育部门申请了,但没那么快下来。

  现在的计算机,都是优先供应科研单位和军工企业,用于教学的计算机,可没有那么快。

  至于说陈国华画的大饼,鬼知道什么时候兑现啊?

  振华研究所目前也没有多少资金,甚至可以说还欠着不少呢。

  毕竟五十微米晶体管已经研制出来了,但目前也只是跟其他军工企业交换了技术罢了。

  换句话说,只要还没赚到外汇,振华研究所就不算真正实现盈利。

  不过,根据计划,七月份的话,就可以开始销售了。

  如果再晚一些时间,只怕人家IBM公司等,都已经研制出了五十微米晶体管了。

  毕竟一月份的时候,一百微米晶体管就已经开始出售了。

  给到这些老外半年的时间,他们应该还没突破到五十微米的技术瓶颈吧?

  要知道,从一百微米到五十微米,技术突破的难度就是几何倍数递增的。

  反正陈国华不太担心这些,但半年时间绝对是差不多了。

  再多的时间,那可能就危险了。

  “好了,今天的离子注入课程就上到这里了,大家下课之后,还是要多去看看相关的物理知识,你们的基础还是有点不够扎实啊.”

  讲台上,陈国华听到铃声响起,很准时地结束了自己的课程。

  台下的一众同学,听到他的话,都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好家伙,又不是每个人都像薛晋权他们这样的超学神,学习能力、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是超一流的。

  毕竟物理微观层面的知识,可不是那么简单就可以学会的。

  更别说,他们这可是计算数学系啊,让他们学习高能物理学,是不是有点太过强人所难了?

  陈国华可不管这些,拍拍手就离开了教室。

  当初学这门课程,还是他们自己要求的,谁让他们自己说,对离子注入设备的研究,很感兴趣呢?

  否则的话,陈国华都准备给他们讲一讲进阶版的程序语言编程了。

  要知道,现在振华研究所已经把离子源给研制出来了,距离离子加速器、中性质谱仪等研制项目的完成,也不会很远了。

  搞掂了这些项目之后,那么下一个阶段就是光刻机了。

  还有光刻胶、薄膜沉积等设备也解决之后,那么芯片制造就近在咫尺了。

  只要能够制造芯片了,那么陈国华就可以很快把上亿次、十亿次的计算机给造出来了。

  有了这样的计算机之后,陈国华再把配套的技术设备重新梳理一下。

  然后申请更多的原材料,直接造个几十台集成式计算机出来。

  只要有了这样的计算机,那么编程工作就可以开展了。

  第一件事自然是庞大的计算机系统程序了,第二件事就是要搞文档应用程序,第三件事就是汉字编辑应用程序,比如五笔打字。

  至于说拼音这个应用程序嘛,可能还不太行。

  有了这样的程序之后,再把电脑打印机给弄出来,啧,现代化办公不就出现了吗。

  想法有点美,但能不能做到,还是两说。

  从走廊离开的陈国华,正想着事儿呢,就被徐翠薇给拦住了。

  “陈老师,先别走,徐教授有事找你。”

  “好!”

  老徐找自己?

  走进教研室的陈国华,看到了老徐,以及老徐办公桌旁边站着的段学复。

  “教授,段主任,刚才听徐导员说教授您找我?什么事儿啊?”

  徐献瑜闻言笑着指了指段学复道:

  “是段主任找你。”

  后者此时有点激动,没有直接说事儿,而是恭维了一下,最近陈国华在数学期刊上面发表的关于几何学、拓扑学等层面的论文。

  对于这件事,陈国华不太想吐槽。

  其实他刚才之所以想到,在有了集成式计算机之后,要第一时间把打字应用程序和打印机等先拿出来,便是因为论文的事儿。

  或者说最近他都十分频繁地使用打字机,尽管每分钟的打字速度很快,但陈国华还是更喜欢电脑的键盘打字。

  键盘打字可以进行词根联想,只要深入进行开发,那么到时候的打字速度,绝对不是现在的打字机能够比拟的。

  更何况,现在的打字机,那可是十八盘啊,光是想想就有些头皮发麻。

  现在是一九六零年了,经过几年时间推广简体字,目前的使用习惯上面,已经十分接近后世的了。

  所以常用汉字肯定是超过三千字的。

  这么多汉字,如果是在电脑上面的话,那就简单多了。

  但在打字机层面,算了,说多了都是泪。

  偏偏,陈国华每天都需要编辑不少文字。

  并不仅仅只是论文,还有其他的文字工作,因此他几乎离不开打字机。

  数学期刊的鹿乔山主编,找过他好几次。

  都是希望他继续多写一些几何学、拓扑学等层面的论文,就差让陈国华去证明那些十分困难的数学难题了。

  毕竟最近一段时间,鹿乔山又托人从国外带回来了不少外国数学期刊,其中便有不少周炜良的数学论文。

  后者这个人,虽说不爱国,但不得不承认,人家的数学能力,确实非常强。

  有人是这么评价周炜良的:他是移居北美最重要的数学家之一。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来,周炜良此人在学术界的地位。

  鹿乔山便怂恿陈国华,多写一些相关论文,在几何代数等领域,全面超越周炜良。

  一个是爱国的,一个是不爱国的。

  难免会被人拿来对比。

  其实陈国华是拒绝过鹿乔山,毕竟他真的很忙。

  但架不住对方的软磨硬泡,加上周炜良这个人性情淡泊,不争名利。

  反倒是让陈国华觉得,跟这人在学术领域上面有思想碰撞,那也是挺不错的一件事儿。

  毕竟他现在可没有什么数学老师,最多就是跟段学复他们这些北大数学系教授交流一二。

  就连华罗庚,这位之前他很想拜师的院士,从去年九月份之后,他也没有跟对方接触过了。

  因此,如果陈国华还想在数学思维、学术能力等方面,有所进步,确实要多思考一二了。

  现在听到段学复这位北大数学系主任的恭维,陈国华苦笑着罢手道:

  “段主任,您就别埋汰我了,我这点微末成绩,哪能在您面前班门弄斧啊”

  “不不不,陈老师你太谦虚了.”

  两人客套了一下,见对方迟迟不肯说事儿,陈国华只好主动询问。

  段学复这才说道:

  “是这样的,我们系有位老师今天急性阑尾炎,刚才第二节课的时候就已经送去了附属医院那边治疗.”

  “我们系的其他老师又都有事儿,我就想过来这边借个人帮忙顶一下,陈老师,要不您帮个忙?”

  这都快上课了,您这才开口?

  而且刚才他不问的话,是不是段主任您还想继续客套下去?

  陈国华瞪大眼睛,“段主任,您也知道,我还有其他事儿要忙.”

  “陈老师,就两节课,怎么样?”

  想到之前对方那么大方地批准了好几位数学系的学生来振华研究所兼职,陈国华想了想,便点头答应了下来。

  不过,他还是询问了一下,是什么课程?

  结果一听,是几何学的课。

  得!

  难怪刚才把他一通夸赞呢,合着早已经瞄准了他呀。

  没办法,陈国华只好来到数学系这边的教室,然后准备给大家上课。

  结果他走进教室之后才发现,居然是大课,这少不得有四五个班级一起上课啊?

  既然是这样的大课,那就基础一些了,反正太高深的话,估计他们也听不懂。

  “大家好,我是陈国华,是你们今天的代课老师。”

  讲台上,陈国华开口说道。

  下面的上百号学生,都好奇地看着他,其中还有好几位是振华研究所的兼职学生呢。

  关于陈国华的大名,在北大这边,很多人都不陌生。

  毕竟只花了一个学期多一点,就从北大毕业的学生,而且半年之后又回到学校教书的大佬,绝对是非常少见的。

  反正很多学生都知道陈国华的大名,不少人也见过他。

  只不过,大家都没有想到,陈国华居然还能教大家几何学的课?

  尽管计算数学这个专业里面也会有部分数学的知识,但那是数值计算方法或者数值分析啊。

  其内容更多是代数方程、线性代数方程组、微分方程的数值解法、最优化计算问题等等。

  跟几何学是不同的学科领域了。

  几何学是数学的一个基础分支,主要研究形状、大小、图形的相对位置等空间区域关系以及空间形式的度量。

  好奇归好奇,大家都没有说什么,反而是乖乖听课。

  毕竟陈国华可是大佬,学生们虽然也很自信,但还是不太敢跟大佬去较真这些。

  反正接下来,陈国华会讲课,如果讲得好,那么到时候必然会有一些学生找事了。

  只不过,班上的同学们都失望了,陈国华的课程不仅上得好,而且讲得也非常不错。

  但是,不少没有预习到后面课程的学生,可就惨了。

  只因为陈国华讲课的速度还是很快的。

  并且连着的两节课,中间休息的十分钟,他居然也没有停下来。

  大家都不太清楚,那几位振华研究所的兼职学生,也纳闷不已。

  按理说,陈主任应该是一个准点下课,很少拖堂的老师才对。

  可今天是怎么了?

  他们自然是不知道陈国华此时在干嘛,因为他的大脑,现在异常的活跃。

  他只想着尽快结束这门课程,然后他要开始自己的研究了。

  过去的几个月里,他也没有停止在几何、代数、拓扑学等层面的研究。

  并且在鹿乔山提出来的好几个猜想等高端数学难题中,他自己找了一个方向进行研究。

  也因此,他也很快形成了自己的数学思维逻辑,并且被这些难题给难住了。

  在第四节课,也就是今天上午最后一节课进行到了一半之后,陈国华终于结束了的今天的课程内容。

  “好了,我已经讲完了,接下你们自己自习。”

  说罢,陈国华就直接在黑板上,干起了自己的事儿。

  台下的学生们,全都瞪大了眼睛:这是在干吗?

  这群学生都是大二学生,基础是非常不错的,但见识有限。

  不过,他们很快就看清楚了陈国华在黑板上面的公式。

  “这不是我们几何空间里面的知识吗?”

  “不是啊,他在用线性微分方程的公式,咦,不知道陈老师在写什么.”

  学生们开始有些骚动了起来,但动静不是很大。

  办公室内,刚结束自己工作的段学复,想起了陈国华在代课的事儿。

  于是便起身过来了。

  结果却在教室后门这边,看到了一动不动地盯着黑板的徐献瑜。

  当即段学复也好奇了起来,想要看看陈国华到底在干吗?

  等他看清楚黑板上面的符号之后,顿时瞪大了眼睛:

  “这不是高维空间吗?难道他是想证明那个猜想?”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do.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do.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